[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
[文字实录]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晓华。当我们需要选购手机时,不管是在线下门店还是电商平台,都会明显感受到国产品牌手机已成为主流。国产手机不仅有精美的外观,还有众多的款式和型号、丰富的价位选择,这就是中国制造创新发展、向“新”提质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福利,也反映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蝶变”。
早期人们使用的手机主要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品牌,或者是各种名不见经传的“山寨机”。当时,国产品牌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市场份额也较低。我国手机产业以代工为主,从事简单的加工组装活动,主要零部件依赖进口,仅能获得微薄的利润。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不仅形成了完整的手机产业链,而且在手机产业链各环节都掌握了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企业。在手机制造环节,不再是简单组装,比亚迪、立讯精密等制造企业以智能工厂引领手机制造方向;京东方成为主要的液晶屏供应商,打破了原来韩国、日本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长江存储量产294层闪存芯片,在手机存储芯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华为发布的鸿蒙操作系统打破了安卓与苹果iOS两大系统垄断手机操作系统的局面,海思半导体生产的麒麟芯片使我国手机产业摆脱对进口芯片的严重依赖,我国手机产业“缺芯少魂”的局面正在改变。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我国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大语言模型,成为AI手机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力量。
一部手机的发展史,也是中国“世界工厂”的蝶变史。与20世纪初以规模取胜的“世界工厂”不同,当前的中国制造业不仅生产规模大,而且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创新驱动与产业生态是创新型“世界工厂”的两大支柱。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无论是国家、地方政府还是企业的研发投入都持续增长,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强度已经超过许多发达国家,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居于世界前列。其中,华为2024年R&D(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居世界第5,其他国内手机厂家也纷纷投资于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手机核心技术的创新。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今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指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我国将会继续保持世界工厂地位,不断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
我国创新型“世界工厂”地位还离不开完善的产业生态。我国不仅有一批世界领先的手机制造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制造企业,而且在主要零部件的更上游环节拥有数量更多的高度专业化的配套企业。特别是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大量零部件企业的集聚不仅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实现手机制造的低成本优势,而且使手机产业链具有很高的韧性和反应速度,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更是使中国制造的手机能够搭上智能化快车,满足市场对AI手机快速增长的需求。当然,完善产业生态的形成也需要科技创新的广泛且有力支撑。
当前,中国不仅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以及产业门类和产业链的完整性,更要使创新成为发展底色。为此,我们要加强技术成熟度较高的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各行业技术的突破、破解“卡脖子”瓶颈,也要利用数字技术、深入推动“人工智能+”,提高研发效率、开展数字技术与产业技术融合型创新。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并通过场景创新、需求侧牵引,加快技术的成熟和产业规模扩大,尽快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形成在颠覆性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构筑起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出品人:杨谷
总策划:陈建栋
总监制:吴丛丛
策划:蒋正翔
监制:张晞李澍
编导:路天悦、刘杨东晴、钟佑
视觉包装:董怡梦
平面设计:王灿、张莉娇、杨经国
艺术顾问:王娜柳
学术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最好的股票配资导航网,配资炒股公司平台,炒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